总有人问:“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中华金配,腿麻得像过电,怎么治好?”
在中医眼中,这类疼痛多半是“痰瘀堵住了经络”,如果能通开瘀堵、修复筋膜,症状自然就会缓解。
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理论中属于"腰痛"、"痹证"范畴,多因肝肾不足、气血亏虚、风寒湿邪侵袭或跌扑闪挫导致经络痹阻、气血瘀滞而发病。其主要病机为"不通则痛"和"不荣则痛"。
古人云,劳其筋骨老易治,养尊处优者难医。我没看,现在年轻人,懒懒散散的,有的坐绝不站,能躺着绝不坐,东倒西歪的。其不知,久坐动少,经络闭塞,伤筋伤骨。而这些问题在中医看来都是淤血聚集,经络闭塞,“督脉中华金配”不通所致。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督脉位于人体的背部,背为阳,而这个“督”又有“总督”的意思,是统领一身阳气的一条经脉。因此,督脉又有“阳脉之海”的说法。
展开剩余72%督脉,是全身阳气聚集和运行的通道,而阳气的根就在于肾。如今肾精不足,阳气亏虚,督脉不通,不通则痛。
瘀血内生,气不通则麻,血不通则木,气血瘀滞,就酸麻胀痛,自然就腰腿乏力、走不远路、跛行。
针对这类问题,中医有一个古方——通督活血汤。
组成:黄芪18克、当归9克、丹参18克、杜仲9克、没药9克、地龙9克、苏木9克、泽兰叶9克、狗脊12克、鹿角片18克。
这个方子基本分两步走,第一步,活血化瘀,通督脉;第二步就是,补肝肾,强筋骨,壮腰膝。
方中地龙活血通络、祛风除湿、止疼痛中华金配,这味药能引药入经,可以带着其他药物直接来到体内瘀血堵滞的部位。
丹参、没药、苏木、泽兰活血化瘀,止疼痛。以上这些药物都属于活血化瘀的药物,而活血药会耗伤气血,所以再用黄芪、当归补气生血。
当气血足了,气血的运行也会变得更加顺畅,筋骨也能得到濡养,就不会再出现疼痛、麻木的问题。
医案患者男,45岁。
主诉:由于长期伏案工作,3个月前搬重物后出现腰部酸痛,逐渐发展为右下肢后侧放射痛,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。近1周因加班劳累症状加重,夜间痛甚,翻身困难,行走时需扶腰跛行。
诊断:腰椎生理曲度变直,L4/L5、L5/S1棘突间及右侧椎旁压痛(+);舌质暗红,边有瘀斑,苔白腻,脉弦涩。
辨证: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腰痛,伴有寒湿痹阻。
处方:独活15g、桑寄生30g、杜仲15g、续断15g、当归12g、川芎10g、赤芍15g、桃仁10g、红花10g、牛膝15g、地龙10g、桂枝10g、茯苓15g 、泽泻12g、甘草6g。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服,连服14天。
二诊:服药7剂后,腰痛减轻,夜间可安睡,右下肢放射痛范围缩小至膝部以下;复诊时原方加黄芪20g增强补气行血之力,再服7剂,下肢麻木明显改善;
3个月后复查,症状未复发,工作生活恢复正常。
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只要对症下药,辨证施治,才能让腰椎一天比一天更轻松。
发布于:江西省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